按Enter到主內容區

Case Studies

蒲公英裝飾圖

國內案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臺東縣立新生國民中學

中華民國 | 臺東縣臺東市 | 臺東縣立新生國民中學
地址 | 新生路641巷64號
設計團隊 | 楊博宇建築師事務所
藝術家 | 兄弟土木包工業
教育部補助款 | 792,000
自籌款 | 88,000
教育部補助比率 | 90%

與大樹共學的生態美學平台

陽光、風、藍天與季節色彩

蔚藍天空微風輕撫樹梢,白雲綠葉迎風起舞飄

陽光撒落在東臺灣的綠野,反射耀眼光芒的是朝露

校園裡傳來狂放的笑聲

草地裡追逐的孩子

夢想探索在新中校園,尋覓

季節

滿是色彩

 

擁抱自然的新生國中

創立於1966年的新生國中位居臺東市區,右為舊鐵道之路廊,後臨太平溪,校園內植栽與自然生態相當豐富。學校著重人文與生活教育的養成,結合社區與專業教育團隊,建立良好的藝術學習與環境,使學生在藝術與人文薰陶的校園中學習成長。校園班級數達67班,學生總人數為1807人,屬中大型學校規模。

在校園整體規劃中,對於戶外教學空間一直缺乏完善的規劃,為此,透過105年度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進行整合性校園空間規劃,希望孩子能擁有一個擁抱戶外燦爛陽光的場所,透過戶外教學空間來發展跨領域課程與教學,讓學生與大自然的互動中培養對「美的感受力」。

 

老樹下的改造行動

老榕樹下由於長年積水、蚊蟲繁多,造成該空間為學生不敢親近的場所而閒置。學校為引發學生擁抱大自然,從大自然中學習,因此選擇在老榕樹下進行施工。

施工首先改善積水及蚊蟲問題,回填不平區域。木造平台採用鋼質底架做為地基,上方再使用太平洋鐵木做為平台。在驗收之後經委員們的建議,為讓學生能更深入探索老榕樹下的微生態,再延伸設立一段木棧路徑,讓學生進入此區來與老榕樹及生態系互動,既不干擾地面生態,又可以進行觀察。

 

大樹野營趣

校園之美,不單只是建築材質與色彩選擇,更需配合校園的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相互搭配,才能營造出具文化色彩之校園。因此利用校園入口處的老榕樹為主軸,串聯周邊的生態環境及延伸空間。榕樹周邊規劃有高低差之木造平台,除了可以提供讓學生盡情揮灑的舞台空間外,更營造一個與自然融合的戶外教學場域。學生可在此進行童軍教學、寫生、音樂會與各項戶外教學活動使用。

透過棧道能讓師生走入大樹下,營造出在大樹下為孩子說故事、上課、展演的園地。讓師生在充滿自然美學的校園空間中落實「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之美感教育,也讓美感教育在校園生活中體現實踐。

 

:::教育部LOGO美感教育中心LOGO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專案辦公室©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