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創立於1937年日治時期臺中舊城區,是國內著名歷史悠久的專業農業職校。校內保存了百年歷史建築紅磚建築「中農大樓」,見證了教育變遷與改革的風貌,校址鄰近舊「帝國糖廠」、「台中州廳」與「刑務所」官舍群等文化場域,整體充滿濃厚的歷史人文氛圍。興大附農於該年度的提案,對於閒置長期被陳舊圍牆與大榕樹所遮蔽,周圍雜草叢生黯淡無光的舊校長宿舍,提出更為親合的融入式改造計畫。
![]() |
![]() |
改造契機
改造前舊校長宿舍院落雜樹與圍牆交錯盤據面臨崩塌危機,竄根使地面破碎隆起,空間的破落不但削弱周邊古典紅磚歷史建築群落的美感,改造基地位於校園核心位置,閒置化更形成師生校園活動運用的浪費。在蔡孟峰校長與圖書館邱靖惠主任的共同努力下,結合教師學群重新構思如何打開破損圍牆,彙整修建空間的視野軸線與周邊環境美學相扣合,與未來課程運作達到最大化。
![]() |
![]() |
![]() |
![]() |
規劃設計
改造後舊宿舍前庭修築一面迎向教室彼端的梯形緩坡,做為戶外多功能展演與聊天休憩場域,樓牆採用透明亮潔的落地窗設計讓視覺無礙地向四方綻開,作為品味百年紅樓建築風華的最佳視角,側邊窗台改造一處可向外延伸展開,創造學生文創實習產品的暖心販賣窗店意象,並移除部分內部隔間有效串聯室內多元角落的使用效能。舊宿舍化為一個跨域綜合應用的空間,除了作為一般課程的教室外,亦可舉辦各種社團活動、小型成果展示、社區交流會等等,不僅僅是一個教學場所,更是一個充滿活力和互動的社區中心,為師生及社區提供了一個共享學習和交流的平台。因應美感基地,校方規畫了一系列的相關課程,包括臺中舊城踏查走讀、美感基地命名、植物拓印、書法研習、櫥窗販賣實習…等等,甚至與社區一同辦理同樂活動,透過這樣的空間利用,學校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創造力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也有助於加強學校與社區之間的聯繫和互動,建立更加融合和諧的校園文化,達成本案補助輔導-「創造校園學習的第二教育場域」實踐的目標。
![]() |
![]() |
![]() |
![]() |
![]() |
![]() |
![]() |
![]() |
![]() |
![]() |
結語
蔡孟峰校長為加深師生對於環境美感新基地的理解與認同,透過推舉與命名的校園活動,將基地命名為「邁涯堂」,象徵著打開舊宿舍的藩籬,猶如學梓們邁向追尋未來生涯展開夢想旅程的翅膀。全校師生集體營造出校園美感教學場域,透過「觀察、感受、內化、行動、分享」的學習,經驗親手除草建築的基地開闢歷程,重塑自己人生中重要學習知識,與的未來公民創造力實踐的底蘊記憶。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