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場所環境教育」為目標的蘭陽劇場美感校園
學校簡介
以文化藝術作為國民教育目標的復興國中,位於人文薈萃濃厚的宜蘭市南區中心,緊鄰臺灣第一座公立地方戲劇博物館-臺灣戲劇館。長期以來,校方對於藝術與人文教育推展不遺餘力,包含民國89 年在國寶級作家黃春明老師及其黃大魚兒童劇團的協助之下,成立全臺第一個國中專業劇團「復興國中少年劇團」。對外的社團戲劇表演屢獲佳績,促進校方深耕藝術領域課程與校園美感的整合,成為復興國中校園特色發展重點之一,充分體現「美感實踐學校」的精神。
改造契機
復興國中在105年及106年度分別展開第一期及第二期校園美感計畫,將閒置空間(廢棄廁所、屋頂露臺)打造成為實驗劇場及星光藝術廣場,給熱愛表演的孩子們建造一處表演藝術「創意展現」的旗艦基地,有效活化因少子化而閒置的校園空間。第三期欲串接第一、二期的意象,完善整個「星光藝術園區」。
在輔導委員場勘後,建議何不以道具博物館的概念作為主軸,將道具提升為藝術品層次。設定的課題為「道具的收納與展示」,希望透過計畫的目標,使表演後的道具因為收藏的展示,呈現不同的空間表現,讓學生欣賞舞台道具的基礎構成美學元素,培養對美的感知與想像能力。
計畫中,延伸外部兩期美感基地的動線,將路徑走廊上紊亂的雜木剩料、布招、傢俱等整理成為統一的引道,讓廊道的轉折與收納展示教室完整轉變為不一樣的敘事展場;並將原本即為道具儲藏室的閒置教室,經過巧思變身為結合儲藏展示和授課創作的創意工坊。
規劃設計
延續前兩次的校園美感改造精神,109年度計畫以「道具」為核心素材,命名為「夢工廠」計畫,鎖定三個場域進行改造,包含道具教室、廊道與樓梯間。首先盤點教室與走廊上堆疊的道具設備,排除不需要留存的物件後進分類,將騰出的空間提供學生發揮創意進行與作品展示的教學功能。
廊道上磁磚掉落的教室外牆,則延續前計畫利用廢棄的木桌椅材料製作木磚,由老師引領學生共題詩詞,再嵌入牆面,改造牆面質感。
四樓穿廊與上下樓梯的節點,是進入主要劇場道具展示間的入口意象,原本的樓間佈告欄被改造為過往表演傑出的手工製作道具陳列櫥窗,以垂直及水平線條將牆面劃分成不同大小的幾何區塊,在白色壓克力板上鑲嵌戲劇道具,借助邊框間接光源的反襯下,化身宛如瑞士的家具設計博物館。幾何的造型與色彩設計成為後輩學弟妹嚮往學習的典範,同時也是道具製作經驗與演出記憶傳承的場域,每個方塊內都敘述著一齣戲劇故事,提供師生共同回溯歷史與展望未來的機會。
從四樓頂層天花板垂墜在空中的大型懸吊燈飾開啟劇幕,爲樓梯迴廊進行華麗變身。善用頂樓挑高的空間優勢及絕佳視野,以質地較輕悠且樸實復古的斗笠作為燈罩裝飾,取代校方原想吊掛大型玩偶的提案,打造樓梯間物換星移之境。由宜蘭在地製作的斗笠是每齣戲劇作品的經典回憶,配合挑高空間的多層次設計,與昏黃燈光組成賞心悅目空間色彩與重影,展現重複連續的美感,時尚中亦暗示實驗劇場的在地觀察與創意,提供學子停駐、賞析與美感對話的空間。天花板垂降由宜蘭在地製作的斗笠所改裝的吊燈,時尚中亦暗示實驗劇場的在地觀察與創意。
改造前 | |
改造後 | |
最重要的四樓原本作為儲藏的閒置教室,經過巧思變身為結合儲藏展示和授課創作的創意工坊。進入室內後只見迎面而來的牆面,分門別類的展示出過往表演的經典道具,透過線狀燈光設計,強化室內及廊道櫥窗有展示與導覽的視覺感受,在道具收納與取用上更是一目瞭然。
教室內置換可彈性移動的桌、椅,提供師生在道具製作的學習過程中,可小組討論研究;或組合成可進行道具製作的大桌面,在每扇門上各有一個菱形開口,與去除輕鋼架天花板後露出的菱形牆洞相呼應放,透過菱形門片看著工作室裡面正在演出的道具,似乎是以不同角度回望道具空間,營造出濃厚的表演藝術氛圍,師生們在此迸發創意能量腦力激盪,既完成原先預設的收納機能,又可以晉身轉變成一座創意教育展覽館,進而達到境教的目的。
原本的閒置教室和混亂穿廊,轉身成為結合儲藏展示和授課創作的創意工坊,編織環境與在地文化蘭陽平原下的沃土樂園。
課程融合
透過本次的美感改造,動員師生彙整道具展示清單,無形中注入惜物的概念,如將斗笠設計為吊燈,將自己的校園角落打造如家具美術館或戲劇博物館,展示物換星移的歷史時空背景,增添不少視覺效果。透過師生攜手道具與文物的整理,強化校園歷史與文物保留課題,復古箱子的發現猶如找到歷史寶物,讓學生更願意駐足觀賞與品味每個文物痕跡。
結語
將原本堆放教室內外的雜物分類與上架之後,道具教室空間回歸到上課用途,美感教育環境的改造締造了校園教育觀念轉移的過程,將異地教學或移地教學轉換詮釋,重新定義道具儲藏空間的角色。戲劇結束後遺留下來的表演道具有了各自的歸屬,不同時期的道具組成一幅幅過去時空背景下的表演想像,也讓學生置身道具博物館中進行學習與模擬課程,培養對戲劇美學的感知與增進表演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