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廊道涼亭─校園與社區空間的對話框
位於盧森堡羅登格地區獨立市佩唐日市(Pétange) 的納威斯小學(Neiwiss),是一座擁有歷史與傳統古典校園建築的學校。為了因應時代的變遷與校園美感教育的新建,市政府提出一套融接於舊校園和校外社區的中介美感教育實驗基地,如何打造一座社區學校 (community school),讓社區與學校、師生與學校內外環境景觀得以共構成為新的「校」、「區」精神,特別針對納威斯小學再開發工作項目,市政府決定在學校圍牆旁建造一個能擋雨的亭子結構,希望透過這層薄膜,創造一座裡外觀看的美學。
在2011年,市政府透過學校委託擅長以木結構建築設計的Holweck Bingen Architectes建築事務所,設計師團隊:Pol Holweck, Nicolas Clarys, Manuel Meester等人,以建造一座連接校園操場與校外社區的圍牆廊道亭子,共同賦予校園活潑的風貌。該結構由20厘米厚,獨立的八層交叉層壓木板製成,預製後到現場安裝,長廊亭子屋頂的外表面和側壁以PVC密封蓋住膠合於木板上,牆上的切口上裝有固定的彩色安全玻璃。木板的內表面未經處理,清晰可見,只是塗抹了一層清漆,呈現原木與學校周邊樹林的本質美學;長廊亭子外圍牆以鋼板舖設,連結羅登格小鎮過去鋼鐵產業的歷史。
![]() |
![]() |
廊道涼亭朝向校園操場連接敞開開放,面向一側外牆向公共道路公路封閉。通過牆體上切割出的洞口可以看到外面的道路和周圍的景觀,緊鄰公共道路的校園圍牆經特殊藝術處理,創造大自然光線日照的時間差異美學。在早晨時陽光由東方升起,校園圍牆外是由墨色的金屬所構成的理性波動折線,波線之間填充具三原色的紅、黃、藍彩色玻璃,宛如一座美麗又藝術的美術館,亦如彩色的現代教堂,理性和強韌的安全守護形象之外,形成一座可被期待的綺麗教育學園。圍牆內側則由原木所搭設而成,溫暖的原木色如同來自於純粹的大自然而不加任何塗色;填縫之間的彩色玻璃,形成一道道對外窺視的窺孔,以不同的色彩將都市、社區、藍天白雲和森林,渲染成一個脫離真實的世界,學童可以在被保護的圍牆內安全地奔跑與想像,亭子廊道的設計讓遊戲場上玩耍的孩子可以看見社區周圍隨四季變幻的景色,使校園場景不再局限於圍牆內的場域,展開對校園之外的各種時間參與性,連結與學區社區的各種可能。
![]() |
![]() |
黃昏時夕陽由西邊映射而入,黝暗的木頭廊道,彩色玻璃形成一條條的光帶,學子孩童等待放學回家,同時享受校園色彩的幻夢,對他們明日的召喚,學校運用圍牆的空間,營造與校外社區、校內師生間,既安全又如同一座堅毅的堡壘,同時又是一座具溫潤守護柔軟的照護之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