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形校園打造身體體驗美學與永續循環綠空間
比利時政府對於學校教育環境的規畫,委由轄下政策直轄市成立專責單位負責,針對擬闢建學校之學區的居民組成情況,擬定不同的校園規劃計畫,以協助維持學校、學童與社區間的緊密關係。案例中,由比利時直轄市安德萊赫特市(Anderlecht)所專責的學校服務事務部門,透過專屬學校空間與教育計劃的技術秘書建築師協助規劃下,位在布魯塞爾的安德萊赫特市預定設置的市立ECOLE LES TREFLES小學於2008年進行公開徵件,透過市方技術秘書建築師的協助下與獲得徵選的建築師、校方、社區代表進行溝通協調,以避免建築師過度著重於自我的建築創造理念,而忽略學童所屬社區與學校所在區域環境人文歷史美學的特質。
該校於2016年斥資1千四百萬歐元由ARTER建築師事務所團隊建置完成,總體校園呼應設置地點的舊地名TREFLES(酢漿草),由3 +1空間營造概念,透過三座環形教學區加上一座結合行政辦公室與聯合餐廳等公務機能服務中心所建構而成,試圖打破封閉且僵化的環境感,建築師認為,在空間的語意上如何迭佚至地理的歷史,將有助於學區的總體文化精神面的深化。
![]() |
![]() |
目前本校總體計有750名學生,包含11個幼兒班及以及24個小學班級。有別於一般規矩方正的校園建築,傳統直線走廊對應兩旁教室空間的設計,學校的營造希望打破封閉且僵化的環境感。由大門走進行政區所存在的第一個環,圓環的屋頂由綠生態所覆蓋,中庭的綠色植物屋頂集水設施能自行蒐集雨水,主要用於周圍環境的植栽灌溉以及衛生清潔,利用自身建築物的機能調節,達到低耗能、能源循環。避免能源的喪失之外,將屋頂的雨水透過透亮的玻璃所打造一朵酢漿草花的中央集水管,收納至戶外的滯洪池,作為雨水再生系統之用,創造的綠色屋頂,打造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有助於愉快的室內微氣候,對於環境教育與學習,巨型酢漿草集水設計不僅是視覺藝術化的一座雕塑,更呼應校地歷史文化名稱的想像,成為了校園中最鮮活的能源教材,學生透過雨水循環系統的認識及觀察,過程中不僅學習自然環境資源如何再生利用,更加意識到日常生活中水的存在,學校周圍的戶外區域被設計成一個天然的結構:蔬菜園︑綠色門面和屋頂︑池塘...可持續的規化,教育師生永續循環不斷的共居生活概念。
![]() |
![]() |
![]() |
![]() |
環形教室建築將每一公共空間集中於中央部與屋頂,學生藉由屋頂空間可快速穿越至另一環區教學場所,讓孩子們有了無限長的活動空間可以盡情奔跑、交流互動。在這裡,學校成為了孩子交互流通的空間劇場,溜滑梯取代了階梯可直達遊樂區,走廊即是操場跑道,同時也是教室空間的延伸,當遊戲與課堂沒有了界限,孩子們得以運用自身的想像力、創造力的營造得以讓學梓在玩樂中自由探索、快樂地學習。圍繞著圓周建置的教室因此能夠向外敞開更多窗戶,為課堂內的師生帶進陽光以及更開闊的視野,隔著中央廣場與走廊,每一個環的教室牆面教室︑家具陳設均以色彩系統區別並充滿造型與使用機能美學︒配合幼兒園或不同小學年級孩童的身高與教育目的,以麥梗製造而成的室內內牆於外面繃上一層相同色彩的厚毯,以防止孩童奔跑時造成的身體受傷︒
![]() |
![]() |
![]() |
![]() |
整座學校透過校園環境的美學化,融合景觀︑藝術性、自然生態、資源等種種創新的思維,打造一座鮮活有機的美感校園機地,並獲得2012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示範性建築獎(BATEX),成為節能和環保的示範性學校建築,更開啟了校園創智空間更巨量的可能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