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對話中的美感尋夢園-從行為出發環境教育建構
日月潭地區的重要技職型商工
國立水里高級商工職業學校,位於南投縣水里鄉的國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簡稱水里商工。創校於1996年。水里為通往日月潭的山谷地區,日治時期因陸續興建日月潭第一、二發電廠,人口成長,地區日益繁榮。水里商工為日月潭地區唯一的一所國立商工,地理位處城鎮邊緣,近幾年招收性別女多於男。校園美感環境教育計畫的申請學校,高中職學校偏少,也因此審查委員更願意給申請的高中職學校多一份機會。
落入裝飾性填補的制式窠臼?
校方原始提案落入台灣環境美學制式思考的窠臼,不習慣「留白」與「乾淨」,總覺得要用各式裝飾或物品填滿,才有踏實安全感。水里高中的原始提案就是在一大片的草地上,以「逐鹿水沙蓮」的意象進行設計,草地中央設置「白鹿跨畫框」的裝置藝術品,外圈則施設步道並於休憩點施設貓頭鷹座椅及蜻蜓樹蛙草皮燈,以此來吸引學生關注與拍照。此一提案,輔導團隊以不適合心智已近成人的高中學生而否決。輔導團隊建議校方,要從觀察學生行為與學校環境互動的角度出發,找到真正符合校園環境美感教育的做法。
![]() |
![]() |
以「學生行為」為主體建構的設計
在這樣的前提下,首先發現高中女生不會在偌大的草地上嬉戲休憩,課餘時都躲到最邊角的樹下躲太陽,這是屬於自己發現的秘密基地。也因此,輔導團隊建議以學生聚集地為主軸,進而設計延伸。設計團隊也以此為思考,創造出A、B、C三個階段性休憩點的設計,A與B的相對位置是大草地的對角線,也是通往操場的路徑;從B走向終點C則經過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折。
三點休憩平台的空間造型,在設計上具有舞台劇場特殊透視視角的效果,不管是遠觀或是近看,形塑出有趣但不完全對稱的誇大化效果。用來連結三點間一致性的第一個元素是色彩,採用黃色、藍紫色與灰色,作為全區色彩的統一;第二個是平台均採做幾何抽象的圖形,也用以襯托椅凳不規則曲線的設計。
![]() |
![]() |
![]() |
![]() |
建構一個思考性的三階段休憩空間
A區是在兩棵大樹間設置的平台上,有著不對稱的三組相異的椅凳造型,大樹的樹穴撒下紫色鳶尾花的種子,鳶尾的花語代表智慧,也象徵著高中重要的是求取人生智慧,作為邁向成熟公民的準備。椅凳不再只是椅子,可以坐、臥、靠,跟著身體姿勢而有不同變動,設置了三個不同造型,也代表了高中生主動選擇及發言的權利。而椅子間的距離,代表著緩衝,在自我意識強烈主張下,隱含了包容接納的心在「緩」與「衝」之間拿捏分寸。從A望向對角的B區,本來就是個小花圃,增加弧形椅凳了,象徵著團聚對話,樹上光影灑洩在紫藍色椅凳上,彷彿17-8歲在青少年與成人之間擺盪的憂鬱與猶疑。C區的S型長椅可以看見彼此卻可三兩分群訴說談未來,一旁五月綻放的鳳凰又像訴說著別離的時節,往前望向的中央山脈像是未來的人生旅程,充滿驚喜卻又未知的期待。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