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公尺高山上的山林美學
梨山國民中小學位於梨山風景區內,校區海拔約2012公尺,鄰近雪霸國家公園與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全臺灣小學第二高及國中第一高的學府,也是最接近星空銀河的中小學。梨山中小學夏季氣候涼爽、冬季嚴寒,日夜溫差大,擁有獨一無二的高山型校園特色,然而師生每日生活在開闊壯麗的山巒間,卻漸漸地遺忘學校周遭的山林美感特質。
![]() |
![]() |
原始提案中,學校希望改善司令台及右側的遊戲空間,以司令台為中心,向兩側延伸出具有造型及角度變化的木平台,讓木平台成為新的校園景觀及活動場所。右側遊戲空間希望搭設一座傳統泰雅族的瞭望台。但經過委員訪視之後發現司令台空間腹地不足,且瞭望台周邊已有其他建築物遮蔽視線,無法讓師生看到環境之美,因此建議更換施作場域。
![]() |
![]() |
![]() |
![]() |
在師生共同重新思考校園何處是改造的機會點時,發現一處使用率低的教室,前方雖然有露台可以遠晀山景,但中間卻被一道圍牆所阻隔。為了讓師生重新體驗自己所在,高山雋美的場域美學與對映的山色對話,輔導團建議設計師切開教室的牆面,拆除破壞空間與視覺動線的圍牆,增加露台空間的穿透性,並將室內的木地板材質延伸至室外,形塑一處內外一體的美學空間。
![]() |
![]() |
![]() |
![]() |
拆除原先阻擋制式輕鋼架天花板和毫無表情的灰藍色日光燈,還原淨高的室內屋頂,讓原始設計的斜式屋頂顯露出來。此外,設計師因應未來空間使用的多樣性,為避免日後聲音的雜訊干擾,使用環保木材做為搭配斜屋頂的空間型式,創造斜面層次的堆疊設計,增加天花板的吸音效果,並於線溝內安置LED燈條,運用暖色光源展現木質紋理與光影變化美學,最終,整座空間轉化成為對應高山藍天白雲美麗框景的教學場域。
![]() |
![]() |
![]() |
![]() |
於教室旁邊閒置已久的廁所,將其整併為教室內一隅的移動式家俱和器材收納間,讓整體空間維持簡練的空靈之美。原本廁所外的洗手台整理紛亂的質感改以純粹的色彩,並在上方安裝富有梨山特色的竹筒照明,使整個營造基地創造出梨山特質的教育基地。
![]() |
![]() |
空間打原原來的使用侷限,校園合唱團可以於此練唱、體育課不論風雨均可以再此快樂練習、師生辦理宿營活動可臥睡於這座窺看星空山林的美麗空間之中,校方甚至主張對外開放使用,讓社區居民在此舉辦插花、品茗的課程,使師、生及社區居民能徜徉在壯麗山景裡,重新發現不同的山林美學。
本案的美感環境再造,不僅是營造一間多功能的綜合教室,而是透過空間的還原、材料質感、自然與人為的光影營造,讓教室所在的學校環境自明性,重新鏈結場域的精神和美學,感受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教學場域,這裡已經不再 一座封閉的教室,而是屬於所有梨山人美學文教的共同基地。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