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青春活力的美感校園,漾起縷縷「漣漪」
學校簡介
學校座落於臺中市西屯區大肚山半山坡水源地旁,廣大的校地為臺中市國中第二大校區,緊鄰臺中工業園區及自由學風的東海大學,夾於工業商業及大學校區並存的環境下,難掩朝夕車水馬龍的喧囂景象。
活潑氣息、自由開闊的學生,加上群樹環繞的校園景色,成為西屯區家長考慮學區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學校積極推動課業與音樂、藝術才能發展,著重設備的更新與升級,期許打造學校未來優勢。校區除了國中部,並設有非營利幼兒園,使其寬闊的校園環境,也作為幼兒身心發展的良好條件。
改造契機
原本的校園美感提案基地鎖定校園後方的小路與側門,後來經輔導委員的勘察,認為該基地無法凸顯出校區廣大且位於水源地的特質,因此建議將美感基地聚焦在校園內的中央大廣場。
安和國中的中央廣場座落於三棟教學大樓中間,過去多作為全校體操、儀隊練習與集會使用,對學生有著紀律、嚴肅的校園回憶,也常被利用作為停車場。目前廣場的連鎖磚地板因排水不良,及長時間風吹雨打、車輛碾壓影響鋪磚品質,同時也影響廣場大樹的根部土壤,加上長期地磚覆蓋阻斷了自然雨水的浸潤,土地生態水氧不足的情況下,牽動樹根不斷地往上冒出生長,造成地面連鎖磚凸起,迫使廣場地面不平整,影響師生行走安全。制式、靜態的廣場動線,功能上僅作為師生穿梭之境,未能吸引學子駐足停留,成為避之唯恐不及的煎熬之地。
學校在擬定改造計畫朝生態主題發展時,結合國教署改善學校廣場排水工程合併施作,希望重新打造一座校園中的森林生態地景。輔導委員更建議加入軟性與人文元素,引用學校所在地的歷史環境故事,將水源地的意象化為飄落下這片校園大地中的雨水,想像原本乾枯的停車廣場轉化為陣陣擴散的漣漪,向校園四面化開,充滿生氣蓬勃氣息與律動的視覺效果,猶如被森林包圍的大地森林。讓中央廣場成為安和師生共享社團活動、導入課程的美感教育現場,遂開啟此次校園改造的契機。
規劃設計
檢視校園後方的地理環境特色,本案企圖從水、雨、滴的情境發想,呼應歷史場域「水源地」的「漣漪」意象,創造的交集、連結與感染力的擴張內涵。
執行之初先進行整地,挖除廣場的連鎖磚到他處利用,設計團隊嘗試多組不同的圓形漣漪組合,最後設計出四種尺寸作為構圖基本元素,於乾燥的中庭進行群組規劃動線。以鋼板框出漣漪的圓型,並組構重整廣場的行走動線,圓圈外再鋪以綠色草坪,降低廣場熱輻射效應。圓圈內以水泥質地作為襯底,白色漆線成作為漣漪紋路,營造出蔥郁草地上散落大小不同漣漪的視覺效果,白色的漣漪與四周茂盛的樹林形成點線面的集合,賦予廣場生氣蓬勃氣息與華麗律動的視覺效果,廣場化身被森林包圍的華麗之境。
廣場的中間種植一棵特定季節開花的大樹,視覺成為凝聚校園空間張力的核心,催化與促成校內各種課程社團活動的彼此認同精神。
水漣漪廣場兩旁設計直行步道與座椅,方便師生及工作推車可直接跨越廣場,穿梭於教學大樓間;步道的2旁種植季間性開花的黃花風鈴木,師生散步於黃花與飄零落葉樹下,增添校園美麗的回憶故事。
除了廣場外,另一個改造是校園一角原為臺中公車亭改裝的佈告欄區。處在兩樹之間閒置已久顯得荒蕪的佈告欄,經過師生徵收學校附近回收廠的寶特瓶,洗淨、去除商業包裝後重新整飭,保留寶特瓶透明外觀及色彩特性。當光線投射在寶特瓶產生光影美學變化,營造清澈明亮,看似無際的佈告欄天幕;佈告欄牆面則嵌入校內廢棄樹木存留的圓木片,滿滿堆疊與外框形成點與面的構圖視覺。這座利用回收物再造幾何簡約的休憩涼亭,與中央廣場的圓形風格互相呼應、活化整體校園空間。
課程融合
校園中庭成為群落有致的環形水滴,獨立又相互交集的大小「圓」地,每座圓心都是師生舉行課程活動的展演場域,暗喻與組織師生團體的向心與合作關係。學生踩踏在水漣漪中穿越美感營造的場域,不僅迎合各個社團的展演空間與課程規劃需求,也增添課程的延展性與樂趣性。清新的漣漪意象,實際上鏈結校園的每棟建築群,秩序中展現著青春活力與自由思想,散發柔和又富有律動的廣場氣質,從此成為學生留戀及駐足的校園美感角落。
改造後,師生一同對“漣”進行聯想,讓美感教育環境持續發酵,尤其以音樂、舞蹈、體育等動態性社團,拉近戶外自然與人文的互動,老師在漣漪的水泥地上進行書法教學,幼兒園將室內教學往戶外發展,進行閱讀、採集、觀察等主題式教學,在校園的教育環境中健全不同學齡層身體與心靈的平衡發展,提升廣場的美感與應用價值。
結語
漣漪有著中心性的象徵,猶如正值青春期國中生的自主性格,期待學生能適當地壓力釋放並與人交集促進向心力。中央廣場上的漣漪效應,成功吸引師生聚集活動,讓學生透過社團活動藝術展現的機會,重新塑造對廣場的想像。一所藝術種子正在萌發的校園,將生硬的廣場全新改造,蛻變為陣陣綻放的展演基地,讓青春、活力的氣息再度從廣場聚焦,向校園四面八方瀰漫。校園改造計畫讓孩子們從小沈浸在美感教育環境中,啟發對美學的無邊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