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入人心的觀湖步道圍牆
-技職教育參與校園美感再造
美麗的湖濱校園
金門農工,目前唯一西岸離島學校,也是少數離島的校園美感再造校園,校門面對金門最大人工淡水湖泊「太湖」水池,從門口得以望見一大片水域。占地利之便,學校每年舉辦科際盃龍舟賽,成為學校最大傳統盛事。廣大的太湖水域吸引許多水鳥聚集,形成豐富的湖濱生態,點綴金門農工的校門樣貌,形成得天獨厚的校園自然景觀。因為離島學校的特殊性質,加上屬少數申請的技職高等學校,提高校園美感改造獲選的機會,優美的湖景遂成為校園美感再造計畫基地的核心。
校方原本申請花園建立,但礙於沒有人力照顧,加上欄杆多年腐朽,導致花園無法真正彰顯校園美感環境優勢,經過輔導人員涉入,找到了太湖與校園的連結性,遂以灌溉溝渠作為核心,將太湖意象透過溝渠改建導入校園,讓學生走在校園即可看到太湖,一覽無遺望穿太湖之美。
與湖很近的人行步道
生鏽腐朽的欄杆圍牆、垃圾充斥的溝渠,影響外面路人的印象,委員們提倡先著手環境美化,才能適時地營造圍牆美學,包含移除腐朽欄杆,掃除溝渠雜草與垃圾。環境美化了,第二階段進行人行步道設立,融入太湖的水元素,邀請各個技能科老師偕同學生一起打造太湖印象。
![]() |
![]() |
將圍牆邊、種植樹景的一排空間,改為人行步道,作為窺看太湖的基地,融入水波元素,打造波浪狀座椅,供路人躺臥休憩,以任何姿勢欣賞眼前的太湖美景,溝渠周邊以學生的陶磚作品作為生態說明看板,供社區居民體驗環境美感的媒介。樹邊角落精心裝置圓形燈飾,於夜晚升起時,點亮校園原本陰暗的角落,燃起路人的閒情逸致,作為社區居民茶餘飯後的散步場域。校園境內曾經破碎的水泥地,改以磁磚鋪平,以金門在地材料「尺二磚」進行鑲嵌藝術創作,作為車輛減速警示標語,營造富有詩意的校門入口 。
![]() |
![]() |
![]() |
![]() |
技職教育結合校園美感實作
借重老師的專業,帶領技職學生對環境美感不遺餘力。農科師生親自參與植物種植,園藝科師生針對溝渠的水生植物進行研究,系統性地分類,整理成賞心悅目的植物生態看板。藝能科師生合力拾取殘枝與筏掉的木頭,做為帶狀步道的結構材料,展現基礎雕塑與繪畫素養,彩繪木製水鳥,讓殘枝獲得重生。
在老師的帶領之下,學生落實技職教育,透過實作為校園環境美學盡一份心力,賦予殘枝新生命,即使掉落的美麗落葉與毬果,都能成為跨域課程主題。校方希望更多老師引領學生來到圍牆人行步道,進行音樂、美術、鄉土等跨領域主題的對話,增加美感探索的豐富性。
![]() |
![]() |
![]() |
![]() |
打造共享校園
做為金門唯一的技職高等學校,金門農工將太湖美景透過溝渠圍牆與校園有了連結,殘破的圍牆再也不是致命的危險環境,結合太湖生態的景觀走道,成了社區居民親水親綠的場域。不僅太湖的生態元素與金門文化往校內延伸,打造稀有景致的湖濱美感校園,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觀察校園美學語彙,透過參與校園美感再造計畫,實現技職實作交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