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下的穿越「回家」的古謠校園
學校簡介
近年來泰武國小扎根山林教育,也將山林環境教育帶入校園課程規劃的一環,更融合自身文化教育議題,發展出與世界接軌的國際話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謠傳唱隊在短短幾年足跡踏遍歐、美、亞、澳等國家,以台灣原住民獨特的美聲與國際知名兒童合唱團並駕齊驅,甚至被歐洲媒體稱為「最親近土地的聲音」。源自北大武山脈的瓦魯斯溪,流經二鄉重要的傳統領域,不僅是泰武鄉與來義鄉的分界,更訴說著泰武鄉古老部落的歷史文化,在泰武國小校園裡形成獨有的文化縮影,是堅毅壯麗的地理環境下精神展現。
改造契機
泰武國小是所排灣族文化學校,校園能觀賞北大武山的最美稜線。位於教學區北側的舊北大武山意象區,原是孩子們課餘之時的貼近自然環境的遊樂場域,但由於高度過高導致安全疑慮,加上不易攀爬造成使用率過低、整理維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使得校園視野受到嚴重限制等問題。此外,充滿感人文化故事的校園,雖可透過擔任解說大使的孩子讓訪客一窺文化樣貌,但沒有解說員的情況下,訪客是否也能自行認識校園文化呢?因此一套全校性的指示系統想法油然而生,期望透過閱讀動線的指引,有助於校園文化想像的整體建構。而推廣文化識別的同時,更應從閱讀環境扎根,學校圖書室原是一間狹小密閉的空間,靠牆的窗戶沙發式座椅設計略顯嚴謹與隔絕,如何提升閱讀的溫度也是本次改造的一大課題。
規劃設計
改造執行項目包含:瓦魯斯溪步道、閱讀空間改造、指示系統建立。
首先,針對座落教室旁、寓教功能不彰的「北大武山意象區」進行坡形整理,將其轉化為瓦魯斯溪流域意象,創造親近且友善的活動場域。透過與佳興部落耆老訪談與實際溪裡踏查的過程採集具代表性的十顆石頭,移至校園內作為土方結構,使校園孩子透過文化素材如石頭、流域,闡述千百年來的文化故事。土坡曲型的動線設計,除了反映山巒與瓦魯斯溪步河流穿梭地表而形成的特殊地形,層次堆疊的細節豐富了教學活動場域。
為了提昇共好的閱讀環境,改造重點以「生活閱讀」、「美感閱讀」、「閱讀反思」與「閱讀對話」面向為主,鎖定圖書館緊臨步道的靠窗區域進行改造。首先移除圖書館後方冷氣,增加窗台對外延展的視覺面積,提高圖書館對外的連結機會,強調窗戶視野內外貫穿的特性,營造窗景的跨越性,打造學生近距離接觸瓦魯斯溪步道的捷徑。窗戶對外平台下方以形狀與尺寸講究的卵石作為橋墩,其上打造可觀賞表演的小舞台,無形中將室內外動線串聯起來,開啟師生對話交流。原圖書室靠窗的沙發座位,改成彈性的階梯形式,不僅拉近彼此的閱讀距離,活動式木塊的設計有利低年級孩子們上下錯落坐立,而開放性的窗景設計接納了恣意揮灑的陽光,調和室內閱讀光線,溫暖閱讀氛圍。
改造前 | |
改造後 | |
課程融合
教師在瓦魯斯溪步道設計語文競賽活動,學生從遊戲中認知母語文化,透過大迴圈與小迴圈的動線營造,讓師生以各種角度瞭望北大武山。透過工作坊的設立,校方帶領高年級生以田野調查方式找出代表校園的獨特色彩,製作具識別性、獨特性與文化性的校園文化指示系統,應用在古謠步道、瓦魯斯溪步道,讓進入校園的訪客可以立刻感受學校內的文化氛圍,而指示牌形式設計為原木與鋼板的結合,呼應了學校最具特色的木雕校本課程。
結語
已歷經三期校園美感改造的泰武國小,逐漸能將校園美感與生活、教學結合,有想法地著手深耕美感教育,藉由第一到三期著重軟性文化的溯源,本次重新檢視與梳理前三期的美感改造計畫,在第四期思考文化傳承的媒介與永續性,透過指示系統,將前期的美感成果有系統地展示,打造沈浸式的文化認同與自我閱讀學習環境,奠定校園美感教育的最終目的。